莱州市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www.lzwushu.com

武学研究

 自2001年 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整体科研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水平和科研实力 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我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按照江苏省“两个率先”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和规划了学校科技发展战略。经过十 年的发展,我校科研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在建设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中,科研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科研水平明显提升

江苏大学组建伊始,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处,负责全校科研管理工作,在校党委和校行政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科研水平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明 显提升,特别是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级科技成果、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等一批“国字头”科研取得重大进展:

2007年,我校袁寿其研究员主持的“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2008年,赵杰文教授主持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及融合技术的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奖两连冠的目标;2009年,在总结前两年申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特色、凝练内涵,国家奖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我 校毛罕平、李萍萍教授等完成的“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校作为第二单位由杨继昌教授等完成的“节能环保型球团 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由孙玉坤教授等完成的“基于神经网络逆的软测量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 奖,实现了我校国家奖三连冠的目标。201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2011年,我校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 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

在国家级奖项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国家级项目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2009年,我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8年与同济大学联合获批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一项,经费1500万元;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重点项目、教育部计划项目等立项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持续增长,2011年立项数突破100项;2007年以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连续突破,立项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立项率,“十一五”以来我校共获批23项国家社科基金(含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单列学科3项)。

国家级科技平台与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连续突破,2009年,“中澳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平台与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连续突破,“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实现了我校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2010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自为“中澳功能分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2011年正式获批组建,这是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又一个新的突破;我校与镇江市共建的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我校张弛教授领衔的“功能分子材料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团队正式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零的突破。2011年,我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荣誉。

(二)整体科研实力显著增长

2001年,我校科研总经费5556万元,其中纵向经费481万元;2002年,纵向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2004年科研总经费突破1亿元,纵向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2008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突破7000万元;2010年突破3亿元,其中纵向经费突破9000万元,2011年科研总经费达4.07亿元,其中纵向经费突破1亿元。

在科研经费增长的同时,各级各类项目立项数量也在同步增长,2003年总项目数突破500项,其中纵向项目数突破200项; 2010年总项目数已突破1000项;2011年总项目数达1280项,其中纵向项目数突破500项。自2001年以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步增长,特别是2010年取得了跨越式增长,立项数较2009年增长了100%,2011年立项数已突破100项,达11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自2007年以来,立项数和立项经费持续增长,学科分布更加广泛,立项率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近十年 来,我校科技实力的增长,得益于我校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计划,在新世纪人才的因素越来越成为关键因素,没有人才就没有竞争力,没有人才培养就 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实行点面结合,一方面积极推荐各类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中青年科技 人才的培养和校级、院级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这一人才建设战略既考虑到对当前优秀人才的重点培养,又考虑到科技人才的后续储备,使科技工作能够实现可持续 发展。截止2011年年底,我校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校级培育创新团队5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18个。

(四)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自江苏大学组建以来,我校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96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5项,圆满完成了“十五”、“十一五”科技成果预定目标,特别是国家级奖项的获得不仅填补了我校的历史空白,而且扩大了我校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7年,“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2008年,“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及融合技术的开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奖两连冠的目标。2009年,“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节能 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基于神经网络逆的软测量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我 校国家奖“三连冠”的目标。201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2011年,我校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 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2008年9月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大学合作共建的省级研究机构——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江苏省第一家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江苏省知识产权中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知识产权工作,我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明显增长,2001-2011年我校共申请专利2372项,其中发明专利1890项,2001-2011年我校共获批专利1010项,其中发明专利575项。

2001-2011年江苏大学发表各级各类论文共计17396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859部,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8769篇。发表的论文涵盖了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2009年我校新修订了《江苏大学科研配套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对论文发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对高水平论文的奖励力度,以鼓励广大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大科技”,出“大成果”,在国际顶尖的杂志发表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

(五)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成绩喜人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对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2010,我校“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正式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实现了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截止2011年我校共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

2001年成立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前身为1993年成立的流体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同年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院(挂靠生环学院),2005年经学校批准独立为专职科研机构,同年成立农业工程研究院;2008年,为了更好地建设我校专职科研机构,设立了基地建设科,以系统、全面、科学地规划我校专职科研机构的设立、建设、运行等相关事宜,同时颁布了我校专职科研机构管理办法,使我校的专职科研机构建设做到有章可循。

(六)产学研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自江苏 大学组建以来,产学研工作一直是我校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一直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江苏大学学科科研与地方产业有 着很强的吻合度,根据地方行业的需要,不断调整学校科技发展方向,通过集成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及学校设备资源,加强与 地方政府和科技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与地方开展产学研全面合作,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培养基地;搭建“校地、技术、仪器设备共 享、信息等四大平台”为行业和地方服务。建立科技信息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整合学校科技成果和地方企业技术需求,建立科技成果与科技人员数据库,使专家 与企业家快速对接;构建科技创新产学研联盟,在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汽车与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组织 研发人员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在战略层面上和行业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组织科研团队集中服务,以教授领衔,由青年科研骨干、博士、硕士参加组 建教授专家团与企业对接,围绕重点领域进行攻关,实现重点突破,引领企业自主创新向纵深发展 。

2001-2011年横向合作项目数和项目经费逐年提高,产学研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深化,合作途径不断完善,合作形式多样化。在这十多年间,产学研合作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深化主题:2003年“建设江大、服务社会”,2004年“一手抓顶天、一手抓立地”,2005年“十百千工程”,2006年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2007年“走出去,请进来”,2009年“1863计划”,从这些产学研工作主题目标来看,我校产学研工作和科研工作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互动;为此,2005年我校科学技术处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产业处撤销产业办公室,同年成立科学技术与产业办公室,与科技协作科合署办公;2010年原产业办公室、科技协作科合并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科级机构),技术转移中心挂靠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机构设置的变动将会进一步加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我校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005年, 学校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启动了“十百千”工程,即与镇江市十大骨干企业共建重点产学研基地,与百家企业构建百家科技协作联合体,实施千人培 训计划。在“十百千”工程的带动下,学校进一步加强同省内外企业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并举,开展产学研合作“架桥”行动,以共建研究院、工程中心、 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形式,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共建科技协作联合体,瞄准“政府最关心、企业最迫切、百姓最需要”,多层次开展科技服务。2009年初,在校党委领导下,学校提出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实施江苏大学“1863计划”。依托强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平台,结合地方支柱和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1863行 动”,以教授团队下企业、与地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经济和社会重大需求,以科技和产业技术创 新能力建设为主线,激活科技存量,做大科技集群。营造科技合作氛围,大唱科技团队下企业主旋律,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 用,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产、学、研之间有效互动的创新模式和长效机制。“1863”,即为地方和企业培养10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80个专家教授服务团下企业,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在江苏省产业集群突出的核心企业建立6大产学研技术联盟,在地方筹建立3个以上技术创新型公用服务平台。

在“1863计划”引领下,逐步完善了我校服务社会的网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常州、无锡、镇江、东海等地建立江苏大学地区工程技术研究院,组织学校200余名科研人员担任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咨询专家与顾问,组织参加10余个国家、省市级行业技术联盟,与17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80余支教授服务团和企业对接,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项目20余项,联合申报省市级项目150余项,接受企业委托科研项目460余项,比08年同比增长15%。2009年学校科技服务已辐射到全国20个省、直辖市。在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评奖中我校三个项目获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技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2010年,根据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新特点,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同时注册成立镇江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作为组织运行管理机构,同年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省级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立项建设论证,成为省级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并获得100万元的拨款资助。2010年,通过全力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及外设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依托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加强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瞄准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加快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2010年, 依托我校材料学科建立了江苏省高性能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校成为副理事长及秘书处单位;与泰州高港建立生命科学技术产业联盟、汽摩配产业公共技术 服务平台;与东台建立新材料(不锈钢)产业技术联盟;依托电气、动力、农业机械、生物工程等学科,组织参加了江苏省动力电池、电力电器、收获机械、茶叶产 业、设施园艺产业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0年,通过继续推进与地方共建研究院、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中心、建立企业实验室及研究生工作站,加强外设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我校常州、无锡、镇江、东海等地的地区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在江都、姜堰、阜宁等地建立地区研究院正在推进之中;与15家企业共建工程中心、企业实验室;与30家 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组织参加教育部蓝火计划(高港)、中国上海工博会(获工博会高校展区三等奖)、苏北经济贸易洽谈会、湖南(长沙)科洽会、福建 技洽会等大型科技活动,推广我校科技成果;充分利用优势学科,加强与县级市科技合作,与通州、吴江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常州、苏州、无锡、镇江、连云港、 扬州、盐城、宿迁、南通、徐州、淮安等地政府开展科技对接产学研活动;与启东开展科技合作,荣获支持启东创新型经济发展先进高校;与常熟建立研究生工作 站,参与共建常熟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与镇江共建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2011年在中国上海工博会上,我校展示的《油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经过层层角逐,取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铜奖,为全省参展高校最好奖项。2011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在头版头条的醒目位置,刊登了《介入经济“主战场” 江苏大学演绎产学研新传奇》文章,重点报道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找准定位,到政府最需要、企业最迫切、百姓最欢迎的地方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光明日报》等其他媒体也相继报道了我校产学研工作。在2011年度中国产学研评奖中,我校获得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各1项。

(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迅速

三校合并后,围绕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2004年,学校科学技术与产业处成立了社会科学科,负责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为切实加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05年,我校召开第一次人文社科工作会议,明确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发展战略、任务与措施。同年,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制定和颁布了《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管理办法》,全面启动校人文社科基金的评审、立项工作。人文社科基金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资助我校人文社科重点建设项目、青年项目、专著出版、学术交流和政府计划项目经费配套。通过培育特色研究方向、扶持学科发展、鼓励学术争鸣、资助高水平项目与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和学科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校人文社科领域获得政府计划项目立项数与立项经费有了显著增长。特别是高级别项目立项有较大突破,获批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目、国家统计局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研究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通过贯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我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截止到2011年底,全校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从学科分布上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涉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党史党建、外国语、法学、艺术学、心理学、统计学、图书情报学,立项率高于全国平均立项率。尤为突出的是2006年我校获得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方针,鼓励主办承办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鼓励邀请高水平专家来校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鼓 励教师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大选派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出国访问、合作、交流的力度,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办学、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建 设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及人才队伍培养有了质的提升,2008年组建了1个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3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加快了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2008年首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成功获批。2009年,我校“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中心”成功获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成为全省首批设立的13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获批,标志着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创新管理机制,成果转化等提供了平台。

(八)军工认证工作进展顺利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科学研究不仅体现在民用领域,更要体现在国防领域。2006年,我校全面启动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成立了国防科技保密办公室,完成了保密室与涉密室的建设与改造、涉密项目的分解定密与涉密人员的定密工作。2007年,我校顺利通过军工保密资格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三大认证工作,从而为我校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实现从以民口科研为主向民、军、核工结合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2008-2010年在 顺利通过军工保密资格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三大认证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又顺利通过了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军 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监督审核,从而为我校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实现从以民口科研为主向民、军、核工结合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2010为了加快我校军工、核工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经学校批准,原与自然科学科合署办公的军工科独立设置为“军工办公室”,军工办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我校军工保密资格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三大认证等工作。2011年,顺利通过军工质量管理体系综合评议及换版审核工作;组织申报并承担了包括总装预研基金,军口863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根据军工项目管理的特殊要求,结合《江苏大学科研配套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和《江苏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制定了《江苏大学国防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对我校争取军工、核工类项目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